2012/5/1 16:30
科學家指出,雪卡毒素中毒事件近年來有逐漸蔓延的趨勢,其原因就是海洋污染和全球氣候變暖對珊瑚礁造成巨大傷害,而珊瑚礁是大部分熱帶深海魚類的棲息地。
對于雪卡毒素,中國人應該不陌生,僅2006年廣東省雪卡毒素中毒的人數(shù)已超過數(shù)百,汕頭、中山、深圳等地都發(fā)生過大規(guī)模雪卡毒素中毒事件,罪魁禍首則大多是廣東沿海地區(qū)的人喜歡的深海熱帶魚類——石斑魚。
通過食物鏈傳入人體
雪卡毒素屬于神經(jīng)毒素,無色無味,脂溶性,不溶于水,耐熱,不易被胃酸破壞,主要存在于熱帶珊瑚魚的內(nèi)臟、肌肉中,尤以內(nèi)臟中的含量最高。雪卡毒素主要影響人類的胃腸道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雪卡毒素中毒的癥狀與有機磷中毒有些相似,一些受害者開始感到唇、舌和喉的刺痛,接著在這些地方出現(xiàn)麻木;另一些病例首先的癥狀是惡心和嘔吐,接著是口干、腸痙攣、腹瀉、頭痛、虛脫、寒戰(zhàn)、發(fā)熱和肌肉痛等癥狀,接觸冷水猶如觸電般刺痛,中毒持續(xù)惡化直到患者不能行走。中毒癥狀可持續(xù)幾小時到幾周,甚至數(shù)月,最嚴重者會導致死亡。
據(jù)海洋生物專家估計,在全球范圍內(nèi)每年有超過5萬人雪卡毒素中毒,但只有10%的中毒事件通過新聞報道為公眾所知。科學家指出,雪卡毒素中毒事件近年來有逐漸蔓延的趨勢,其原因就是海洋污染和全球氣候變暖對珊瑚礁造成巨大傷害,而珊瑚礁是大部分熱帶深海魚類的棲息地。
科學家表示,溫室效應讓海洋的溫度不斷升高,同時人類排放到海洋中的有毒垃圾也越來越多,這兩個因素使珊瑚礁遭到破壞,含有雪卡毒素的藻類植物則生長繁茂。原本生活在珊瑚礁附近的小魚靠吃海藻生存,而人類長期食用的石斑魚、梭魚等魚類又以這些小魚為食,就這樣,毒素通過食物鏈傳到人類體內(nèi)。
近10年間迅速蔓延
雖然直到近年來人們才對雪卡毒素越來越關(guān)注,但實際上人類在很早的時候就對其有所了解。美國夏威夷大學教授本鐮義津介紹說,在荷馬史詩《奧德賽》中就有吃魚中毒的描寫;而亞歷山大大帝曾經(jīng)下令,禁止自己的部隊吃魚,以防中毒。
在近10年間,產(chǎn)自熱帶的雪卡毒素迅速蔓延至亞洲、歐洲以及美國的很多地方,這主要是因為大量高級餐館開始提供價格昂貴的珊瑚魚類。在美國,現(xiàn)在每年有超過250人雪卡毒素中毒,比上世紀70年代增加了5倍,發(fā)生雪卡毒素中毒事件最多的地方是佛羅里達、得克薩斯和夏威夷三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