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 16:30
昨天夏先生在水香菜場挑選了幾只螃蟹,稱的時候顯示為2斤4兩。但眼看裝螃蟹的袋子有點厚,夏先生有些不樂意,對方就少收了他兩元錢,作為包裝費。
然而出門后,夏先生總覺得有些不對勁?;仡^他又拿著這袋螃蟹到其它地方稱了一下,這一稱夏先生眼鏡大跌,將螃蟹拿出后,塑料袋稱重竟也有2兩。再往里面一看,還有不少水。夏先生拿著袋子回去找攤主理論,不想攤主理直氣壯:“買螃蟹就是這個規(guī)矩,從來沒有稱袋子重量的?!?/P>
在南門附近的水產批發(fā)市場上,記者進行了一番暗訪,結果發(fā)現(xiàn)不少攤位都在使用類似的塑料袋。這些深灰色的塑料袋,僅從外表就可以發(fā)現(xiàn)十分厚實。一名攤主告訴記者,在水產市場上,大都使用這樣的塑料袋。而且稱重的時候,都是連著袋子一起稱的。按照攤主的說法,這是老規(guī)矩了。
“那一個袋子要多重呢?”當著記者的面,攤主拿出了一個新袋子當場稱了一下,不足一兩。那為何夏先生會稱出二兩重來呢?在一名老顧客的提醒下,記者才明白了其中的竅門。原來這跟抓螃蟹時的動作很有關系,一般在顧客挑中了某只螃蟹后,攤主會迅速將其抓入袋中,與此同時,養(yǎng)蟹的水也一起被帶入袋中。
在一家大型超市的水產品區(qū)內,記者看到螃蟹身上用很粗的塑料繩反復纏繞。記者詢問:“這繩子也太粗了吧?恐怕都和螃蟹差不多重了。”售貨員回答:“這螃蟹就這么賣,買不買隨你?!碑斢浾弑硎疽フ矣嘘P部門反映時,這名售貨員更是表示:“愿買愿賣,誰也管不著?!?/P>
記者注意到,無論在水產市場還是超市,消費者在挑選螃蟹的時候僅僅關注的是螃蟹是否鮮活、蟹腿軟硬程度等,對于螃蟹包裝物卻是不大在意。然而正是這種不在意,卻促成了商家的部分暴利。一名螃蟹攤主向記者透露,其在三個月的旺季內銷售量達到了上千公斤,以此折算僅包裝物就賣了上萬元。
就此事記者詢問了工商部門,得到的答復是:如果賣家故意在袋中摻水或者夾雜其它東西,以欺騙消費者,工商部門應當依法進行處理。但如果是對包裝物本身的重量有意見,那就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了,因為目前國家對此沒有明確的立法。當然,執(zhí)法部門也會對市場進行監(jiān)督,對于那些明顯的欺詐行為會予以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