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端
美食天下

資訊

資訊 聚焦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資訊 > 餐飲行業(yè) > 正文

大股東退出控股權 重慶啤酒 “疫苗前景”成疑

2012/5/1 16:22

6月18日,重慶啤酒發(fā)布公告稱,重啤集團以人民幣40.22元/股的價格,共計23.85億元人民幣,將其持有的重慶啤酒12.25%股權轉讓給嘉士伯香港。此次股權轉讓后,嘉士伯持有重啤29.71%股份,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重啤集團以20%的股權,退居第二位。

然而,值得關注的是,股權轉讓是在備受市場關注的公司“治療用乙肝疫苗”有新進展背景下進行的。據券商等機構研究,該疫苗如成功上市,第一年將給公司帶來兩億元的凈利潤,這對于去年凈利潤年僅1.8億元的重慶啤酒來說,是筆巨額財富。

有市場人士表示,重啤集團之所以在公司“治療用乙肝疫苗”有新進展的情況下選擇退居二線,是因為集團對該疫苗的前景沒有信心而采取的“抽身術”。

2010年6月5日,重慶啤酒公司稱,子公司重慶佳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將于當日在重慶召開關于治療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簡稱:治療用乙肝疫苗)Ⅱ期臨床研究多中心啟動會議。公司從1998年開始投資的治療用乙肝疫苗項目已經進入Ⅱb臨床,這意味著乙肝疫苗通過臨床并最終上市的腳步越來越近。

受此利好消息影響,6月7日至8日,重慶啤酒連續(xù)兩天拉出陽線,累計漲幅達3.77%。而此前早在3月底就有市場傳言稱重慶啤酒疫苗取得重大進展,該傳言引發(fā)重慶啤酒連續(xù)兩個漲停。

公司的治療用乙肝疫苗的相關消息之所以能夠對重慶啤酒股價產生影響,是因為市場預計如該疫苗成功上市將給公司帶來巨額收益。

由重慶啤酒子公司重慶佳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與第三軍醫(yī)大學合作開發(fā)的治療用乙肝疫苗,為國家1類新藥,其從理論上和實際治療意義上,有可能清除肝炎病毒,從根本上治愈乙型肝炎患者,是乙型肝炎治療領域歷史突破的治療藥物。重慶啤酒自1998年投資佳辰公司以來,有資料統(tǒng)計,投資總額近1億元;為了獎勵重啤治療用乙肝疫苗首席科學家吳玉章教授,重慶啤酒在2005年底無償贈予吳玉章教授5%的股權,贈予吳的合伙人邊疆教授3%的股權。

市場人士預測,該疫苗極有可能成為產品上市,成為治療乙型肝炎的首選藥物,并將給重慶啤酒帶來“驚人”的利潤。

西南證券食品飲料行業(yè)分析師李輝認為,最保守估計如果疫苗定價1000元,則上市銷售的第一年,營業(yè)收入將達到1000×40萬支,即4億元。

華創(chuàng)證券醫(yī)藥行業(yè)研究員廖萬國更為樂觀,他表示,保守測算該疫苗上市后第一年可以實現近5億元銷售收入和兩億元凈利潤,上市后10年內每年將可能有30%左右的增長率產生數百億元的銷售收入。如果產品按市場定價原則定價,保守估計產品上市后10年內可實現470億元銷售收入和226億元的凈利潤。

10年實現226億元的凈利潤,這對于2009年凈利潤僅為1.8億元的重慶啤酒來說,可謂“天文數字”。

重啤集團對“疫苗”前景沒信心?

雖然市場對重慶啤酒的治療用乙肝疫苗前景充滿期待,但在疫苗II期臨床研究多中心啟動的利好背景下,面對越來越近的巨額利潤,重啤集團卻選擇了退居二線,讓出了大股東的位置。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分析師表示,在治療用乙肝疫苗進入Ⅱ期臨床實驗的大好背景下,大股東選擇出讓公司控股權的做法確實讓人難以理解,其中很大的原因可能是大股東并不看好該疫苗的發(fā)展前景,而選擇的“抽身術”。

上海證券食品飲料行業(yè)分析師騰文飛也認為,如果重啤集團看好該疫苗的發(fā)展前景,為什么會在這種形勢較好的情況下讓出控股權?這個做法確實讓人無法理解。

而競爭對手研制的治療用乙肝疫苗產品或將于2010年面市的現實,似乎驗證了市場對重啤集團“看衰”重慶啤酒旗下疫苗前景的猜測。

根據2006年國家科技部對外公布的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兩只治療性乙肝疫苗的研發(fā)進展情況顯示,其中一只是重慶第三軍醫(yī)大學于1989年開始研制的“治療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由吳玉章教授率領,即重慶啤酒重金投資的疫苗項目;另外一只是復旦大學與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于1988年開始研發(fā)的治療性乙肝疫苗“乙克”,由復旦大學的聞玉梅院士領導。

在治療用乙肝疫苗研究領域中,作為吳玉章教授團隊的主要競爭對手,聞玉梅院士領導的團隊在疫苗研究上的進展要領先許多。

2010年3月份,聞玉梅院士公開表示,以她為首的科研團隊經過22年的努力,研制出世界上首只乙肝治療性疫苗,將在今年底完成臨床試驗,臨床試驗結束后,乙肝治療性疫苗將申請批準文號,如有可能將盡快面市。

而目前,重慶啤酒旗下的治療性疫苗Ⅱ期臨床研究多中心于今年6月份才剛剛啟動,按照華創(chuàng)證券醫(yī)藥行業(yè)研究員廖萬國預計其2013年完成3期臨床試驗的預測,該疫苗的進展要比“乙克”晚三年。

某位跟蹤重慶啤酒4年多的私募人士表示,按照慣例,如果疫苗通常在三期臨床試驗結束后一切順利,便會在一年內上市,樂觀預計聞玉梅院士團隊研制的“乙克”將會于2011年上市,就算重慶啤酒旗下的疫苗最快于2014年上市,也晚了3年。他預計在“乙克”上市后的3年內,其將會迅速占領該疫苗市場,由于重慶啤酒沒有與復旦大學在這個領域合作,因此,這塊肥肉將與其無關。他進一步表示,就算重慶啤酒旗下的乙肝疫苗于2014年順利投產,但到時面對已經占領該市場的“乙克”,其能從中分得幾杯羹還很難說,所以,重啤集團對疫苗前景不免會擔憂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其高價轉讓重啟啤酒的控股權也可以理解。

而廖萬國的觀點則相對樂觀些。他表示,重啤集團讓出對重慶啤酒的控股權并不一定意味著其對治療用乙肝疫苗的前景不看好,因為該疫苗的投產期還需 4年左右時間,需要的時間成本比較多。此外,重啤集團的最終控股人是重慶國資委,重啤集團此時交出控股權拿到現金,或許是重慶國資委的產業(yè)調控需求所致,但具體的產業(yè)調控政策就不得而知了。

記者致電重慶佳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詢問治療用乙肝疫苗的進展情況和對疫苗的前景是否樂觀時,對方均表示不清楚。就上述問題,記者向重慶啤酒董秘鄧煒提出了采訪要求,其表示要等7月5日股東大會后才接受采訪。

最受歡迎的家常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