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端
美食天下

資訊

資訊 聚焦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資訊 > 食品行業(yè) > 正文

北大前校長談轉基因爭議:已阻礙相關產品造福于民

2014/10/20 10:36

由中國科學院與美國科學院共同主辦的“全球轉基因農作物發(fā)展現(xiàn)狀和未來展望國際研討會”16日至17日在武漢舉行。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巴西等10國的19名全球生物技術領域著名專家圍繞轉基因農作物“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各國發(fā)展狀況”和“生物安全管理及爭議話題”等主題進行研討。

與會科學家以發(fā)表共識文件的方式,宣稱“轉基因方法對人和動物沒有任何負面影響”,建議中國政府抓住機遇,推進轉基因水稻和玉米的生產應用。

與會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植物生理學家、北京大學前校長許智宏會后接受京華時報記者采訪,就共識文件及有關轉基因爭議話題做出解答。

□對話人物

許智宏植物生理學家。1942年10月14日出生,江蘇無錫市人。1965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生物系。1969年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生畢業(yè)。1995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校長。長期從事植物組織培養(yǎng)和培養(yǎng)細胞的遺傳操作研究。

 

[NextPage]

本版采寫京華時報記者潘珊菊

中國是轉基因產品標識最多的國家

京華時報:首先請您分析一下當前全球轉基因研究與產業(yè)化快速發(fā)展的態(tài)勢?

許智宏:與1996年轉基因作物開始商業(yè)化時相比,全球轉基因作物總面積已增加了100倍以上,2013年已達1.75億公頃,超過了中國農田的總面積。全球批準商業(yè)化生產的轉基因作物有27種,其中最主要四種是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大部分轉基因玉米用做飼料,轉基因大豆用于食用油生產,轉基因木瓜、甜玉米等被直接食用,還有大量轉基因產品用于食品成分或添加劑用于食品生產,比如淀粉、甜味劑等等。

來自美國的專家提到美國超市中有70%的產品含有轉基因成分。事實上全球食用過轉基因食品的人群達幾十億。有幾億人大量食用已經超過十年。美國是世界上大規(guī)模種植轉基因作物最早的國家,2013年已經種植了7010萬公頃的轉基因作物。巴西是種植轉基因作物最多的發(fā)展中國家,2013年種植面積已超過4000萬公頃,居世界第二,而這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2013年中國種植了420萬公頃的轉基因作物,主要是棉花,和幾千公頃抗病毒的木瓜,現(xiàn)在居世界第六。中國原來是世界第二,現(xiàn)在已經被其他國家趕超了。

印度種植了1100萬公頃的轉基因抗蟲棉。在非洲,目前有南非等三個國家種植了轉基因作物,其中南非種植了290萬公頃轉基因玉米、棉花和大豆。歐洲地區(qū)對轉基因作物抵制是造成世界對轉基因技術推廣產生爭議的重要原因。歐盟僅僅準許非常有序的轉基因作物品種種植,2012年歐盟種植了13.3萬公頃的轉基因作物,其中以BT玉米為主。目前歐洲食品安全局和歐盟委員會基于科學評價,傾向于支持轉基因作物的應用。歐盟委員會主要結論是:“生物技術,特別是轉基因技術,并不比傳統(tǒng)育種技術危險?!?/P>

很多國家也對轉基因產品采用自愿標識或者對標識沒有要求,全球有69個國家要求對轉基因產品進行標識,中國采取定性按目錄強制標識方法進行管理,中國是轉基因產品標識最多的國家。

 

[NextPage]

缺失理性的爭議致轉基因喪失機會

京華時報:如何認識當前民眾對轉基因議題的這種爭議?

許智宏:參會科學家認為,目前有關轉基因的幾乎所有爭議都不是基于科學評價和理性的思考,這種無謂的爭議已經阻礙了黃金大米、BT抗蟲水稻、BT茄子等已經成熟的轉基因產品的商業(yè)生產,造福于民,到會的科學家都對此都深表遺憾。有關轉基因爭議如此廣泛,導致政府的決策往往并不能僅僅基于科學評價,也要綜合考慮政治,包括貿易、經濟等因素。在轉基因產業(yè)化的問題上,政府的過于猶豫會帶來困惑和混亂,并喪失發(fā)展的機會。

轉基因作物對生物多樣性的潛在影響,經常被作為一個有爭議的話題用于反對轉基因作物的種植,在會議上,專家們指出,12000年之前發(fā)展耕種農業(yè)以來,全球人口由100多萬已增長到超過72億,而且還以每天25萬人的增長速度增加。低水平的農業(yè)生產不可持續(xù),并對生物多樣性造成破壞,在已有耕地上進行高產和可持續(xù)的農業(yè)是更有希望的。一些轉基因作物,比如抗蟲的轉基因作物可以減少殺蟲劑的使用,業(yè)已證明更有利于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轉基因本身不會增加或者減少雜交的幾率,因而不會增加對生物多樣性的風險。

轉基因作物對人和動物無負面影響

 

最受歡迎的家常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