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端
美食天下

飲食健康

飲食健康 食療食補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飲食健康 > 飲食常識 > 正文

芒種"清補"應該注意什么

2013/11/8 18:43

芒種“清補”應該注意什么

6月5日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九個節(jié)氣——芒種,“芒”是指一些有芒作物,如大麥、小麥開始成熟,“種”就是種子的意思,就是說,此時最適合播種有芒的谷類作物,如晚谷、黍、稷等。芒種時節(jié),天氣炎熱,已進入典型的夏季,此時也成為種植農(nóng)作物時機的分界點,而過了這一節(jié)氣,農(nóng)作物的成活率就會越來越低,農(nóng)諺里“芒種忙忙種”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對于芒種節(jié)氣的飲食調養(yǎng),歷代養(yǎng)生家都認為“清補”是最佳的選擇。那么,到底何為“清補”呢?怎樣“清補”對人體才會更有益呢?

芒種

這里的“清補”就是選用具有一定祛暑生津功效的食料來補充人體的消耗。這個時候最應該吃些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食物,如烏梅、山楂、檸檬、葡萄、草莓、番茄、菠蘿、芒果、獼猴桃之類,因其酸味能斂汗、止瀉、祛濕,適度進補,還能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

說到這里,恐怕不少人會把“清補”和“清淡”、“清與素”聯(lián)系在一起,其實,“清補”并不意味著單吃素菜、水果之類,也不是追求飲食的絕對清與素。事實上,“清補”重在強調補養(yǎng),只不過在補養(yǎng)的同時兼具解熱消暑的功用,這樣才能應付酷熱的氣候。下面幾種葷食和補品,具有“清補”的作用,您不妨參考一下。

1.鴨肉。炎炎夏日,在保持葷素合理搭配的基礎上,夏季食用肉類的首選非鴨肉莫屬。鴨肉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溫不熱,清熱去火,根據(jù)中醫(yī)“熱者寒之”的原則,在容易上火的季節(jié)食用,滋陰養(yǎng)胃、健脾補虛、利濕的作用極強,凡是體內(nèi)有濕熱、虛火過重的人都適合吃鴨肉。

2.西洋參。酷暑盛夏,多汗會損耗人體陰津,傷陰則易生虛火,出現(xiàn)疲乏、倦怠、心煩意亂、舌紅尿赤等癥狀,而西洋參性涼而補,能降火、生津液、除煩倦。每次取上1~2克,用開水沖泡代茶飲,非常方便。

芒種

3.泥鰍。經(jīng)過一個春天的生長,在這個時節(jié),泥鰍肉質達到了最為肥美的時刻。因其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優(yōu)良食品,故被稱為“水中人參”。中醫(yī)理論也認為,泥鰍有補中益氣、解毒保肝、解渴醒酒、養(yǎng)顏等功能,同時,老年人常吃泥鰍還有助于抵抗衰老,強身健體。

4.魚。這個時節(jié)正是大黃花魚、小黃花魚、鮐魚、鲅魚及三文魚和多寶魚的產(chǎn)卵期,因此,此時最適宜吃這幾種魚。

最受歡迎的家常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