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8 15:37
在長沙吃熱鬧、吃潮頭
長沙是座充溢人間煙火味道的城市,長沙人有著善變的胃口,他們經(jīng)?!凹僖詴r尚的名義,在唇齒之間施以新鮮的安慰”。長沙流行菜就像流行歌唱的那樣,“一波尚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長沙人更是哪里熱鬧就奔哪里去,哪怕是等座位都好。這些年來長沙經(jīng)歷了群起而吃株易路口的水煮活魚、四方坪的土雞、五里牌的蒸菜、天心閣的彭氏啤酒鴨、橘子洲的黃鴨叫、中山西路的罐子菜、南門口的魚肚魚泡等等潮流。因此,瞅見哪里熱鬧就哪里去,趕上的一定是潮頭,翻翻長沙本地報紙上打的美食廣告就知道哪家上了檔次和規(guī)模,目前,長沙最火的依然是二環(huán)線雅塘村的那條美食帶,湘江風光帶輪渡碼頭斜對面的湘錦亦是一個熱鬧的地方。
長沙的餐飲場所在近年來一個比一個大,卻生意一個比一個好,長沙最大,人氣最旺的兩家酒樓,西湖樓設有1500個左右的席位,一路吉祥設有2500余個席位,無論中餐還是晚餐,如果沒有訂座,依然要發(fā)號排隊候位。候位,長沙人的心里也是甜的,看哪,這么多人吃,我也在吃,說明我沒有吃虧。
在長沙吃文化、吃歷史
在二環(huán)線雅塘村、曙光路、芙蓉南路這三個美食帶,吃到的是長沙核心社會群體的文化;在南門口的蒼茫暮色中,市民文化正熱氣騰騰地飛升在一盆口味蝦上;在解放西路的中西餐廳,新商務人士、白領、小資正在那里享受他們的新生活。中國當前社會各階層的生存狀況,長沙的生活水平,您一目了然。
當然您一定要到坡子街的火宮殿坐坐,點毛主席當年到火宮殿吃的那些菜,甚至是整桌菜,慢慢地挾起那塊紅燒肉或者臭豆腐,歷史仿佛同在,胸懷似海的偉人似乎就坐在身旁,于是人們都陷于歷史的沉思中。
在長沙吃湘人的性格精神
湘菜整體特色是:“滾、辣、燙、色、香、味”。湖南人過去喜蒸缽煮湯,現(xiàn)在依然喜嗜干鍋、火鍋,湘西北的常德食府甚至每桌必放三個火鍋,熱氣騰騰,湯汁翻滾,滿屋子“云蒸霞蔚”;辣更不用說,無辣不成菜;燙,則是就熱吃;湘菜色濃、香溢、味重,另外油厚。吃著這些湘菜,湘人的性格自然對號入座,諸如激動狂熱、急躁火辣、熱情過度、愛憎分明、情緒外露……哪一樣仿佛都是辣椒,湘菜浸潤的結果。
不同餐廳的經(jīng)營也透露著湘人的種種精神,比如東南亞、廣東的煲仔飯本來以清淡為主,長沙的中西餐廳加以引進后,立馬進行湘式改造,創(chuàng)造了富有本土特色的湘式煲仔飯。滾燙的煲仔飯,色濃味重,再蓋上湘菜的小炒,馬上獲得長沙商務樓里的人士的追捧,蒙娜麗莎在短短幾年就在長沙開了8家店,并進軍北京,金牛角·王等店也立馬跟進。一位大酒樓的美食總監(jiān)對明年的長沙餐飲市場進行預測,其中一項就稱:明年湘式煲仔飯將更為廣泛地成為商務樓和機關樓里白領們中餐的“盒飯”。
在長沙嘗一味湘式煲仔飯,就吃到了湘人敢于“拿來”主義、敢于因地制宜“符合民情”地改造世界的精髓。翻開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史卷,幾多湖湘英豪偉人不就是這樣順應歷史潮流,作出改造世界和人生的種種努力的嗎?
至于跟著長沙人一起在西湖樓、一路吉祥等大館子里,千人齊舉箸,萬人同咀嚼,相信對于長沙人的追潮頭、愛熱鬧、喜扎堆、講排場、善于搞氣氛,更有一個具體鮮明的感性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