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端
美食天下

資訊

資訊 聚焦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資訊 > 消費者視野 > 正文

山東部分農產品價格暴跌 生姜大蒜同比下降70%

2012/5/1 16:41

你要,你拉走啊。賠錢我也賣了?!鄙綎|夏津一家棉廠的負責人張長寶在接受《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采訪間隙,當起了推銷員。

在這個農業(yè)大省,去年價格飆升的一些農產品“明星”再次坐上了過山車,只不過這次是向下。

從棉花到生姜,一些農戶在談及價格下跌時,都大呼看不懂。

一樁樁賠本買賣背后,市場供求關系已經不是唯一的原因。

發(fā)呆的收購者

在山東棉花主產區(qū)德州市,本報記者發(fā)現,一些棉花收購點已經陷入癱瘓狀態(tài)。

昨日上午,當本報記者采訪德州市夏津縣大劉村的農民劉仁時,他正在采摘成熟的棉花。

棉花是次第成熟的。從7月份第一批棉桃開花可以采摘開始,劉仁已經在棉花地里奔忙了近4個月的時間。

然而,每次摘花,都讓他心里哇涼哇涼。

一年前的這個時候,“山東棉花價格創(chuàng)近10年新高”的消息正在刺激著市場的神經。

當年10月中旬,山東籽棉的最高報價達到5.8元/斤。

如今,一些地方的收購價格已經跌去了一半。

劉仁告訴本報記者,他去年種了7畝棉花,收獲籽棉3300斤左右。他很慶幸自己在高點將收獲的棉花全部賣出。

“我去年賣的價格是6塊多/斤,也不是我會掌握時機,而是當時家里缺錢,就賣了。沒想到賣了個好價錢。”劉仁告訴本報記者,從去年9月到今年同期,棉花價格在大幅波動,最低的時候只有3塊多。

“村里人看到價格漲的時候都不想賣,后來看到價格降了,大部分以3塊到4塊的價格賣了?!眲⑷收f。

截至10月26日,山東省的籽棉采摘進度已超過90%,但“棉農惜售情緒較濃,棉企收購進度緩慢”的說法頻頻見諸媒體。

劉仁給本報記者算了一筆賬,今年棉廠開秤收購棉花,價格是四元多,每畝棉花的成本在六七百元,這不包括人工。

本報記者了解到,山東一些產棉區(qū)采摘人工費從去年的每公斤1.2元上漲到1.8元至2.6元不等,僅人工費一項,就使得棉農每畝收益減少300元左右。

劉仁同時表示,因為8月份的連續(xù)陰雨,畝產由450斤左右下降到不足400斤,并且棉花質量下降,賣不上去價。總體算起來,不賠本就算不錯了。

據一名農戶介紹,一畝地化肥農藥種子等花費需要500元,每畝土地承包費用500元。如果按照每斤四元的價格,一畝地棉花只能賣出1400元,如果再請人采摘,幾乎沒有利潤可言。

本報記者了解到,去年同期,大劉村棉農所產的棉花至少售出了三分之一,而今年幾乎一點未賣。

在夏津縣的公路兩旁,到處可以看到地里白花花一片,往年此時棉花基本可以采摘結束,但今年棉農甚至缺少了采摘的熱情。

同樣的困境出現在了棉花收購加工商面前。

當本報記者見到張長寶時,他正在發(fā)呆。從9月份開始開秤收購棉花,他只收了20噸左右?,F在棉花就堆在他辦公室后面的場地上。

去年的這個時候,棉農排隊售棉,今年,只有他雇的幾個伙計在廠門口的小橋上曬太陽。

“收了就賠,價格一直在跌。現在夏津縣所有的棉廠都停止收購觀望?!彼嬖V本報記者,“現在差不多賠了七八萬了?!?/P>

最受歡迎的家常菜

更多